「北門炸粿」是位於長和宮後方、城北街上的傳統小吃店,至今已經傳承至第四代,具有百年之久的歷史。店面目前由第三代的桑姓老先生與第四代的兒媳共同掌管,其中桑姓老先生具有超過50年的炸物經驗,對配料、製漿過程、火候等都相當講究,經手的炸物是許多新竹人的兒時記憶。
「北門炸粿」位於小巷之中,店面相當的不起眼。儘管已經是美食節目、網路食記中小有名氣的店家,但卻沒有精緻的裝潢,取而代之的是充滿歷史感的招牌、簡樸的店面,以及代表人氣的長長人龍。棉花貓兩點左右到達城北街,雖然剛開店沒有多久,但店面前已有些許的人潮,店裡也有客人在用餐,不難想像用餐尖峰時期壯觀的排隊人潮。
店內販售的炸物,除了肉粿售價15元之外,其餘一律售價10元,價格相當的親民。據說這個價格已經維持20年之久,在今日物價飆漲的年代,更是顯得可貴。
餐檯上擺滿了滿滿的配料:豬肉、蚵仔、蒜苗、青蔥、米漿糊等,以及剛起鍋、正在瀝油的炸物,讓正在排隊、等待點餐的棉花貓口水直流。
點餐完後,棉花貓坐在靠近店門口的位子上,偷偷觀察製粿的過程。店家製粿的分工相當精細:老老板飛快地將餡料與米漿糊放置於勺子上,再放到大鍋中油炸;老板等炸物炸至金黃酥脆後,將成品放在掛欄上瀝油;老板娘則負責點餐、擺盤、裝袋、收錢;另外,店內還有兩位老先生幫忙裝補餡料、送餐、收拾餐具。五個人通力合作,才能應付絡繹不絕的顧客。
後台上也擺滿了許多待補的餡料,準備接待一批一批到來的客人。
內用的座位有限,只有四張桌子。在人潮擁擠時,需和不認識的人同桌共食。
店內擺了一張顯眼的畫,據說是顧客畫的。棉花貓覺得還滿寫實的,特別是老老板XD
牆上還有美食雜誌的介紹,真是越看越餓啊!
2012/03/10 Sat.
這次點的炸物到齊囉:米糕(右)、蒜頭(中)、肉粿(左)、芋頭片(上)。滿滿的一盤,只要45元喔!
根據介紹,店內提供甜辣醬與蒜蓉醬。不過今天棉花貓只有看到甜辣醬,裝了一小盤試試。恩...很奇妙的口感,和我印象中的甜辣醬不太一樣XD
米糕 10元/份
米糕是由甜糯米製程,散發甜甜的香味,相信喜歡甜品的朋友一定會喜歡!外層包覆淺黃色的炸衣,相當的酥脆!是一道簡單、爽口的甜點!
蒜頭 10元/份
將蒜苗的根部切成傘狀後,裹以米漿糊,油炸製成。口感相當的奇妙,沒蒜頭嗆鼻的氣味,可以吃到其纖維。如果不是事先看到菜單,棉花貓應該猜不出來這是什麼XD
芋頭片 10元/份
芋頭片相當的薄脆,散發著淡淡的香味。整體來說是相當不錯的一道炸物,但可能是芋頭本身偏乾,單吃久了會比較難下嚥。
肉粿 15元/份
所有炸物中唯一要價15元的肉粿,其大小略小於女性的拳頭,和棉花貓想像中的稍有差距。肉粿的內餡相當讓棉花貓驚豔,鮮嫩的豬肉、翠綠的蔥花,以及撲鼻的熱氣,在棉花貓口中散發幸福的滋味。
※ 總評:
1. 本次點選的四種炸物,除了芋頭片略顯乾澀之外,整體而言味道還算不錯。炸物是簡單的小點心,雖然不像其他小吃有著強烈的獨特味道,但坐在像「北門炸粿」這樣的小店鋪中,嘴裡嚼食著傳統小吃,多少讓在城市中長大的棉花貓,體驗不一樣的鄉土情懷。
2012/03/17 Sat.
這次點選上次沒吃到的三個口味:芋頭糕(右)、蚵仔嗲(中)、地瓜片(左)。所有的炸物都是現點現炸,熱騰騰的蒸氣讓鏡頭都起霧了:(
芋頭糕 10元/份
口感吃起來像蘿蔔糕,但糕體相當的綿密、軟嫩,沒有芋頭的雜質或纖維。一開始吃的時後,能聞到芋頭的清香,但香味也揮發(?)得很快。
地瓜片 10元/份
薄脆的炸衣搭配甘甜的地瓜,是一道相當不錯的點心。可惜店家沒有提供甘梅粉或胡椒鹽,不然地瓜片一定會成為棉花貓心中的top1選擇。
蚵仔嗲 10元/份
蚵仔嗲的大小跟肉粿差不多,不知道店家是怎麼分辨的?蚵仔稱不上肥美,而且要是棉花貓沒有數錯的話...裡頭只有兩個蚵仔,好像少了一點:(
※ 總評:
1. 總歸兩次的消費心得,棉花貓個人認為C/P值最低的是蚵仔嗲,雖然嗲裡頭塞滿了綠油油的蔥,但畢竟是"蚵仔"嗲而不是"蔥"嗲啊!老老板再放幾個蚵仔進去嘛!
※ 美食情報:
實體店面 新竹市北區城北街15號
門市時間 14:00~23:00
門市專線 (03)522-0471